首先向大家推荐这篇文,可以学到很多东西,真心推荐。(《关于秦始皇帝「书同文字」的新知,兼驳马伯庸《小篆战争》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1802393)
不过对于该文涉及到我的部分,我觉得还是有几句话想说说。
不是驳《驳马伯庸》,我一个业余文史爱好者,这方面跟赵老师、葛老师等专业学者是没得比,也没什么好驳的。这只是几句解释,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太好,既有诚意,又有十足干货。劳动两位先生专文,不认真回复,未免失礼。
在此之前,我建议大家抽空先把《小篆战争》看完,有一个直观印象,避免人云亦云,才好自行判断。(《小篆战争》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705184)
事情是这样的。
文学创作中有这么一种荒诞手法,它刻意使用不符合逻辑和常识的夸张表现方式,从而达到讽刺或隐喻的效果。它的醉翁之意并不在酒,真正的目标从来不是文本本身中所描写的故事或人物,而是别有意图。
这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创作体验,但同样也存在风险。它想要通过一个故事或一个场景表达另外一重意义,营造出“间隔”之效果。读者却未必与作者那么有默契。作者一旦处理不好,他们很可能会止步于文本本身,忽略掉背后真正的深意。
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高明的作者,会不断在文本里塞入大量违背常识的“错误”作为标志物,造成一种强烈的疏离感和离场感,持续不断地去提醒读者:喂喂,我不是这个意思
这种手法,就好比是我想制造一下轻松气氛,对你开了一个玩笑。这个玩笑我必须一本正经,但又得让你立刻明白这是玩笑。如果我说:“今晚有人请你吃饭。” 你可能会信以为真。如果我说:“今晚马云请你去中南海吃饭。” 你一听就知道是开玩笑,“马云”和“中南海”是两个夸张的标志物,让你知道接下来只要哈哈一笑就够了,不必去质疑我和马云什么关系、凭什么在中南海请吃饭——因为那根本不是重点。
最著名的例子,自然是鲁迅先生的《故事新编》。里面充斥着大量不符合史实的描写:比如《理水》里说着英文的飞来车;比如《奔月》里的乌鸦炸酱面;比如《起死》里庄子念出的千字文……这些描写,都在不断提醒读者这个故事的荒诞气质——你看,《非攻》结尾处的募捐救国队,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,很容易让读者会心一笑,知道醉翁之意到底在哪里。
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:“(《故事新编》)是神话、传说与史实的演义。” ——重点即在演义二字,借神话、传说与史实为舞台,演我之义。
王小波先生的《青铜时代》系列,同样是这一风格的杰作作品。《红拂夜奔》里那座奇妙的长安城,杂糅古今中外,熔炼一处。李卫公那台著名的开根号机,至今仍时时在我梦中。历史和真实在这里,已经被消解成一块舞台的布景。那个长安城里可以发生任何事情、出现任何人、流传来自任何时代的思想。
更为典型的,是在马克吐温的《修表记》里。每一次主角去修表,修表匠就会煞有其事地说出一大堆外行术语,从修鞋到汽船,就是和钟表机械无关。在现实中,再蹩脚的修表匠,也不可能会这么说,马克吐温故意不专业夸张到了一个近乎荒诞的地步,其讽刺性就表现得酣畅淋漓。
还有他的《列车吃人事件》。火车困在暴风雪里,车上的十二位绅士缺少食物,煞有其事地制订了一系列议事规则,每日进行投票决定吃掉谁。在现实中,这种局面必然是个血腥混乱的大屠杀,但在小说里,绅士们却人人遵纪守法,彬彬有礼,以极其专业的心态来讨论如何吃人。读者看到结尾,自然会明白,马克吐温嘲笑的,根本就不是吃人事件。
跟鲁迅、王小波、马克吐温这样的大家,我没得比。扯他们来虎皮,只是想说,我很喜欢这种方式,也一直在努力学习这些前辈,做着这方面的尝试。
在《小篆战争》之前,我写过《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》,为了不让读者误以为是真实历史,我加入了大量殷商时代绝不可能存在的东西——比如公共关系学家和鹦鹉。在《小篆战争》之后,我还写过一篇《新海瑞上书》,为了避免读者真以为是明代故事,我干脆让海瑞和他的同僚用上了电脑。(顺便说一句,也有人看完这部作品之后,痛斥我对明代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。他说的一点没错,任何考古证据都表明,明代确实没有电脑。)
列举和引用这些不成熟的作品,不是说它们多精妙。我只是想说,用荒诞手法去重新演绎历史题材,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创作风格之一,有脉络可循,并非一时心血来潮。
回到《小篆战争》本身。
它并非一部历史小说,而是荒诞小说。前者试图去还原一段历史,后者只是借它说事。我生怕读者把它真的当成历史来看,而忽略掉真正的意图,所以袭用前贤手法,埋藏了一大堆与史实极不相符的梗,以此不断地提醒他们,请疏离“历史”本身。
除去赵老师以及葛亮老师质疑的问题之外,本文还有更多不符合史实的地方:
比如与真实造字法无关的小篆诞生过程:“几何学家则是另外一种做法……他们所要作的,就是把每一个秦篆放大成一个几何图形,然后大刀阔斧地去掉多余的点、线段与角,直到他们认为这个图形已经简单到可以用标准作图工具画出来为止。 ”
比如秦始皇留下的字条:“你办事,我放心。”
比如完全出自杜撰的诸国文字风格:“楚地、齐地、燕地、魏地、赵地,韩地,每个地方的字都复杂的象是一坨屎;你看看,齐 国人喜欢在文字边缘加各种花纹,来表达不同敬语的区别;赵国人都是偏执狂,他们希 望每个字都有至少两个以上部首和一个偏旁;韩地更过分,他们甚至通过笔画增减来表 达时态变化。”
比如同样完全出于杜撰的秦代爵位制度:“朝廷设置了一系列富有文化气息的爵位 犒赏他们,诸如好学男、识字伯、扫盲侯之类,象卓氏这种大商户,还能被授予文抄公这样的荣衔。少不得又被儒生们和贵族痛骂僭越。 ”
比如孔鲋那句改编自马丁.尼莫拉牧师的名言:“当秦王要统一六国的时候,我 不是兵家,所以我没有站出来说话;当秦王要把货币统一时,我不是商家,所以我没有 站出来说话;当秦王废除分封制、改郡县的时候,我不是贵族,所以没有站出来说话。 现在,当他打算把祖先的文字也改成邪恶的小篆,已经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!”
除此之外,我还曾写过一篇《秦始皇的假期》,在里面,他干脆玩起了一千多年之后才出现的各种电脑游戏。
所以我完全同意赵老师的评价:“(该文)对一些书同文的基本史实进行了过度的艺术加工,以至于演绎出了与真实历史严重脱节甚至是完全相悖的结论”。
因为这篇文其实讲的不是秦始皇,与历史上“小篆”字体无关,更与“书同文” 的真实历史进程相去甚远。我之所以埋下这么多让读者一目了然的“谬误”与“杜撰”,即是在时时提醒着他们这一点。
大概会有人质问:你拉拉杂杂说这么多,不就是为你犯的错误狡辩吗?是不是以后你犯了任何错,都可以借口说这是荒诞手法,然后把责任一推干净?你是不是死不认错?
答案是:不。
这个,要看作品本身。
我也曾写过很多历史题材小说,里面犯过很多可笑的低级错误。《风起陇西》里我把汉中地貌写成陕北黄土高原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里我好几次让唐人泡茶叶喝,《街亭》里居然还有明代才引入中国的辣椒,等等等等,不胜枚举。最离谱的一次错误,我为了表现一位生活在现代的老先生学识渊博,让他手持一本写着《李太白全集》五个繁体字的线装书。这段子让我的朋友们嘲笑了我很久。
这些是描摹过去的历史小说,犯了穿越的错误,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,只怪我考证不精。专业人士指出之后,我只能乖乖认怂,连滚带爬去修改。
所以两位先生质疑的这些问题,在真实历史层面,我无一条可驳,只能俯首受教;而在文学创作这个层面,如果真有读者把这篇拙文当成真正的历史来看待,那说明我的技巧还远未成熟,还需要继续努力吧……
最后,再次认真推荐本文篇首连接里赵先生的文章。如果我在写之前读到这样的文字,相信在写作时在历史和荒诞之间,能取得更好的平衡。能引出这么深入浅出的介绍,拙文也算写有所值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