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和三个同伴搞了一次“文化不苦旅”的自驾活动,主题是重走诸葛亮北伐路线,从成都出发,走德阳、广元、宁强、汉中、勉县、略阳、西和、礼县、天水、秦安、张家川、陇县、宝鸡、五丈原、横渠并最终顺利抵达西安。详尽的沿途见闻,我会尽快整理出来,一篇篇贴出来给大家看。不过有段见闻,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。相信我,你一定不会失望。
因为这次自驾游的主题是诸葛亮北伐路线,所以我们沿途考察寻访的山川大河、景点遗迹,都和诸葛亮密切相关。和丞相关系最密切的景点,莫过于各地的武侯祠。我们这一路上,去了成都武侯祠、剑阁武侯祠(其实是姜维庙)、勉县武侯墓、岐山堡武侯祠、木门道武侯祠和岐山武侯祠——今天的主角,就是最后一个岐山武侯祠。
岐山武侯祠位于五丈原上,这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去世的地方,名声赫赫,是这次自驾游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地方。25日中午,我们从宝鸡驱车出发,沿着渭水向东开了约摸一个小时,就抵达了蔡家坡镇,也即五丈原所在。
其实五丈原应该写做五丈塬。塬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,山体四周被沟谷冲刷切割成垂直峭壁,顶部平坦如台,远望如一个个巨大桌子。五丈原就是这么一个地貌,它位于渭水南侧的棋盘山北麓,整个山体三面都是垂直悬崖,只有南面略缓,从北面开车过来的话,需要盘山而上。俯瞰五丈原,形状就像是一具琵琶,北宽南细。最宽处是个大平台,即岐山武侯祠,武侯祠往南八九公里左右,在五丈原南端最狭窄处,还有一座豁落城遗址,据说是诸葛亮中军帐。
我们一进蔡家坡,迎头就看到一家药店,叫做五丈原大药房……虽然这名字很正常,可对我们这样的三国迷来说,实在是有种难以言说的黑色幽默。后来回想起来,凡事都是有预兆的,这个药店的名字,已经决定了我们这一次参观的心情基调。
我们开车上原,略微盘了几圈就到了武侯祠旁边的停车场。一下车,突然蹭蹭蹭从树后蹿出几位大婶,她们个个怀抱着一捆香,热情地说来买个香吧买个香吧!我这人有个毛病,特别反感别人过分热情的推荐,以前去店里买衣服,如果店员一路不停地跟着介绍,我就会夺门而逃。这次也一样,本来我是想为丞相上香一炷聊表寸心,可大婶们实在是太急了,直接把香当赵子龙的长枪,往我胳肢窝里狠捅,似乎只要我把香给夹住,就不得不买了。更讨厌的是,我好不容易摆脱了纠缠,她们立刻瞄准了后面的同伴,同伴们表示我们是一起的,大婶们理所当然地嚷道:“前头不买你替他买了嘛。”结果所有人都心生不满,坚决没买。大婶们悻悻而退,重新隐伏到停车场旁的树下,等待着另外一批无辜的游客到来。
摆脱了大婶的伏兵,我们从武侯祠前广场的东北角走进去,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观星台小楼,上书诸葛祭灯台,楼下帖了个标牌,说可以到楼上用专业望远镜俯瞰山下。标牌旁坐着一位算命的儒雅大叔,脚下一张纸写了各种业务,从财运婚姻到起名风水都有。他大概要维持高人形象,所以没有主动过来兜售,就隔空喊了一句:“年轻人,你有财运啊。”我们四个人面面相觑,不知他说的是谁,径自走了过去,钓鱼失败。
武侯祠前的广场四分之三都被晒的玉米覆盖,正前方竖着一通石碑,上书“五丈原”三字。
碑是今碑,碑顶的螭首和碑底的龟趺做工有点糙,但一看到这三个字,我胸中仍涌现一股悲凉之气,心中默念,这里就是五丈原了,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五丈原啊……诸葛丞相就在这里忙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然后带着遗憾溘然长逝。成都武侯祠是丞相的纪念堂,勉县武侯祠是丞相的葬身处,在那两处感受到的气息,都是生者对死者满满的崇敬和怀念,而只有五丈原这里,能让人感觉到诸葛丞相生前那一丝鲜活的气息。
带着这样的心情,我们来到武侯祠门前。武侯祠面北背南,古柏参天。我们按习惯先看了大门楹联:“一诗二表三分鼎,万古千秋五丈原。”嗯,写的不错,再看左右:“西蜀贤相,南阳纯儒。”嗯,也还不错。再看正中竖匾:“五丈原诸葛亮庙。”
据说这个七字匾是书法家舒同所写,“诸字”和后头“葛亮庙”生生断开,和“五丈原”三字变成一排,仰头一读,差点咬了舌头,这是要逼死处女座的节奏啊……不知道是书法里有这样的规矩,还是后期排版出了问题。
进门一回头,门的内侧上方悬着一块匾,上书“忠贯云霄”,左右摆了两尊器宇轩昂的塑像。
逛武侯祠最大的乐趣之一,就是看塑像猜人物。能为诸葛亮守山门的,一定是生前大将吧?
先看东边这位。
哦,是魏延,不错不错。在成都武侯祠里的武将廊里,文长因为有谋反劣迹,结果被排除在外,这有点不公平。为了蜀汉大业,魏延人家也是兢兢业业一辈子。五丈原武侯祠不计较这些,让他为丞相守山门,这很好嘛。
再来看西边这位。
哎?哎?哎?居然是马岱?
揪斗马岱,揪斗马岱,负责摆像的壮士,你知道东头那位大将是被谁杀的吗……
关兴张苞张翼吴懿王平廖化,蜀中大将虽然不多,可也有很多人能选,何必非让这一对冤家看山门,还能安生么!
擦了擦汗,我们继续向前,走过三义槐和钟楼、鼓楼,迎面在廊柱上看到一副对联,壮烈出师表一片丹心,智谋隆中对三分天下。
据说此联出自陆定一。陆老的《金色鱼钩》、《老山界》都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课文,不过这副对联实在平庸,恐怕只是应酬之作。但重点在于……这联完全放反了,居然在右边挂“一片丹心”,左边挂“三分天下”,平仄完全颠倒。陆老的对联再不用心,这么挂错了也实在不应该啊。
进了正殿,正中是孔明像,左右写的是“短兵五丈原,长眠一卧龙。”为吴三大先生所题。还有一副“故国不归,山河未遂中原志; 忠魂犹在,道路争瞻汉相坟”,这副联本是勉县武侯墓的,放在这里倒也恰当。
在正殿两旁,还有许多三国故事图画,人物穿着都像是戏文风格,想必都是清代所绘。只是其中颇有意味不明之处。比如这张图,我们分析可能是赵云截江救阿斗,但赵云身后那个萌萌的家伙是啥?
对了,正殿右塑张苞、廖化,左塑王平、关兴四员大将,两旁还有配享的两个小庙,左边是姜维,右边居然是杨仪。这个安排,总比让杨仪和魏延一块守大门强。
看完正殿,旁边是诸葛亮北伐陈列纪念馆,里面虽然几乎没什么实物,但有不少北伐遗迹实地照片,非常不错。看完陈列,走到东侧,看到一个小庙,上书月英殿,呃……
三国遗迹最大的一个特点是,正史演义很容易混淆。比如德阳的庞统祠附近有个落凤坡,是庞统血墓所在,相传是庞统中箭落马之处,一听就知道是演义才有的。负责任的景区,应该要把两个体系标明白。勉县武侯墓就做得很好。诸葛亮墓上有一棵黄果树,解说员讲得很清楚,这树是诸葛亮一千三百年后来才栽种的,老百姓展开联想说这是黄月英思念诸葛,托身于此不离不弃——正史传说分剖清楚,严谨浪漫兼备。
所以在五丈原武侯祠出现月英殿,我虽然觉得突兀,但可以理解,民间爱好嘛,老百姓就喜欢这口儿;门口贴了佛家的对联,也可以理解。但是…………对联又摆错啦!仄起平收,右上左下,摆完求念先一遍。
进了殿以后,看到垂着两条黄布联:
这回平仄倒是对了,但词儿可够直白的。黄月英就算是理科生,也该有副像样子的对联啊。
月英殿的左边是八卦阵!赫!听起来好厉害。(我忘了拍入口,这张是网上找的图)
我以为是什么神奇所在,踏进去一看,看到一个奇怪的建筑。不仔细看,还以为是洗手间。
我们好奇地钻进去,发现里面是一个人造迷宫,过道只容一人通行,逼仄阴暗,里头结构复杂,曲折变换,想走出去倒也不是那么容易。关键是,走着走着,经常会在拐角处看到一人挡在前头,猛一抬头才发觉是个泥塑神像,相貌狰狞,身上挂满红带子,吓死了。这样的地方还不止一个,与其说是迷宫,倒不如说是鬼屋。神像是谁,没有明确标出,同行的一人说:“呆在八卦阵里,可能是陆逊吧?”
逛完了东边,再去逛西边。在武侯祠西边是衣冠冢,碑是九九年重立。功德箱有些刺眼。
我上前拜了几拜,再往后走,看到一个景点介绍:
《晋阳秋》是东晋孙盛所著。此书“词直理正,咸称良史”,而孙盛本人又特别讨厌谶纬祥瑞之说。能被这样一个人写进史书里的天文异象,说不定真有此事也说不定。按照演义说法,诸葛亮三次托起将星,三次落下。仔细想想,这个细节其实蛮虐的。
再往后走,我双膝一软,差点跪下。
这陨石还真被找着了!而且形状和五丈原还挺相似。
据说这颗将星就落在今五丈原南端的诸葛亮中军帐遗址——豁落城。当地人怀念诸葛亮,便把陨星落下的山地叫做“落星湾”,落下的山坡叫“落星坡”,当地即名“落星乡”。这让我想起76年那天人感应的三颗吉林大陨石……
落星石下,工作人员正在晾晒拓片,一张是今人所绘孔明像,一张是某某名人给慈禧太后写的寿字图。
怎么说呢……这俩搁一块吧,真是彼此互黑。
我问工作人员这是哪里拓的,工作人员一指后头,原来落星石南侧是一排长廊,下有石碑,墙上嵌着名人题字。
前头碑文是杜甫诗《蜀相》,放在武侯祠里也算题中应有之义,但在后头那两块题壁是什么情况?
你能理解我满怀热泪读完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一抬头看到“难得糊涂”、“吃亏是福”时的心情么!!!!!“难得糊涂”是在规劝诸葛亮?“吃亏是福”怎么看也说的是司马懿吧!
至于诸葛亮生平陈列馆,我进门看了一眼就退出去了。说实在的,民间崇拜归崇拜,但在诸葛亮跟前摆个功德箱,这事儿实在太扎眼了。
出得武侯祠,东边是日本人捐的一块“心外无刀”石,祈求世界和平。石头后面隐约看到一段城墙,显然是新修的。
我们好奇地走过去一看,赫!
为什么三国后头要续聊斋啊……
我仔细把这篇貌似骈文的介绍读了一遍,读到“聊斋迷宫,经过装修”时,再也绷不住了,这白话文隐藏得真深。
据当地朋友介绍,这就是一个鬼屋游览,因为恰好建在武侯祠旁边,所以得盖一个三国的大帽子。好吧,我各种意义上地不想去。
询问了一下,看到台阶下还有一个景点,叫诸葛亮祭灯台庙。
我习惯性地去读对联:五丈原尽含千古秀,仰敬孔明做经典人。横批:三国一人。对联摆对了,但怎么读着这么别扭,五丈原、仰敬孔,尽含,明做,怎么都对不起来啊。对不起!
进了院子以后,有一个神龛,还是陆定一那副对子,这次总算摆对位置了。可仔细看碑上的字:“汉蜀军事家——诸葛亮祭灯台。”虽然“军事家”这么说也没错啦,但写在碑上还是觉得怪怪的,哪怕是换成“将才”呢……
我再朝两旁望去,两员大将拱卫左右。左边魏延,右边马岱……
你们俩还没完了!!
我之前去过木门道,在那里的一处偏僻山中上找到了木门道武侯祠。祠堂很小,大门紧锁。虽然我没能进去,但这个祠堂给人的整体感觉非常好。古朴凝重,沉稳大气,尤其以门口一联为佳。此佳是今人艾叶所撰:
古道映斜阳,纵一脉秋云,两山翠屏,难赋诗愁。问村边牧童,可知诸葛否?小溪荡曲岸,觅三国遗韵,十里红叶,堪作画本。看天际归雁,又过木门耶。
木门道武侯祠地处偏僻,想去寻访必须要翻山越岭,曲径通幽,还得有闲情逸致。所以此联和木门道周遭环境以及访客心境契合得天衣无缝,实在是佳品良作。
举这个例子是想说,各地武侯祠虽然大同小异,但如果有心,一样可以有自己独色。成都武侯祠占得一个“大气庄严”;勉县武侯墓占得一个“肃穆沉郁”、勉县武侯祠占得一个“正统宏大”,木门道武侯祠占得一个“幽邃闲逸”,祁山堡上的武侯祠占得一个“杀伐焦虑”(祁山堡武侯祠就在祁山乡,是诸葛亮进兵道路上的必经之地,本来就是兵垒。站在这里居高临下,祁山形胜一目了然,所见所想都是征战进退,很容易让人变得焦虑)。
五丈原武侯祠条件得天独厚,只要能剔除无关繁杂,重新整理细节,自然能产生属于自己的风格,发展出五丈原所特有的“悲壮伤怀”。真心希望能有所改进,不要浪费了如此丰厚的文化内涵。
有人可能会说,今人做的景观,始终不如古人原装得好。这话也未必对。现在很多景点恶俗不堪,实在是因为今人根本没用心的缘故。只要下了功夫,心中有爱,就算是现代人做的,未必不能让人产生共鸣。
比如我在剑阁看到一组雕像,描述的是刘禅投降邓艾,传书剑阁命令姜维投降时的场景。最上面是姜维,下面是张翼廖化张嶷三人,正是史书上说的“将士咸怒,拔刀斫石”。个个形象生动,我看到以后,立刻能感受到雕像上缭绕的那种悲愤、错愕、泄气的情绪。这是一个好的创作。
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